安环健
   
名称描述内容
联系电话:0356-8980908
首页
《“十四五”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国减发〔2022〕1号
来源:应急管理部 | 作者:安环健 | 发布时间: 2022-08-20 | 130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建立完善社会资源紧急征用补偿民兵和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巨灾保险体系,推进完善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商业财产保险、火灾公众责任险等制度,充分发挥保险机制作用。

5.强化多措并举,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编制实施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计划,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继续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大教育普及力度。加强资源整合和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走深走实。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国际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警示教育和应急演练形成稳定常态化机制

6.服务外交大局,健全国际减灾交流合作机制。

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务实履行防灾减灾救灾双边、多边合作协议。广泛宣传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和成就,深度参与制定全球和区域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相关文件和国际规则。打造国际综合减灾交流合作平台,完善“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深化与周边国家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高端装备产品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二)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

1.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工程设防能力

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达标建设,加快防洪控制性水库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推进重大水源和引调水骨干工程建设,加快中小型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高抗旱供水水源保障和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加强河湖水系和生态空间治理与修复、管网和泵站建设改造、排涝通道雨水源头减排工程、防洪提升工程等建设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继续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进一步改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实施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改造、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农村危房改造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工程。建设完善重点林区防火应急道路、林火阻隔网络,加强林草生物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2.聚焦多灾种和灾害链,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

加强灾害监测空间技术应用,加快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灾害地面监测站组网,广泛开展基层风险隐患信息报送,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

  • 5起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典型违规案例公布

  • 泽州县安全生产“三大战役”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 《冶金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DB14/T 2124—2020
  • 关于印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的通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