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扩量提质。树牢“项目是第一支撑”鲜明导向,做实做细“五张清单”,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铁路方面,扎实推进雄忻、集大原等高铁建设,推动太原铁路枢纽西环线开工建设,推进太绥高铁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放射型高铁网。公路方面,加快推进10个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太原西北二环、离石至隰县2条高速公路,新开工太旧高速扩容改造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推进国道108、208、307等一级公路贯通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3500公里,再建成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支线、连接线2400公里。机场方面,加快推进太原机场三期、运城、临汾机场改扩建和朔州机场新建等项目,推进晋城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布局建设一批航空飞行营地项目,加大通航示范省建设力度。新基建方面,以国省公路沿线、旅游景区为重点,布局建设充换电设施,推进高速服务区能源岛建设。新建5G基站2.5万个,加快太原、大同、阳泉、吕梁等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水利和生态环境方面,大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好十项骨干工程和200余项子工程,实施全省河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现代水网重点工程,推动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及早开工,深化“五水综改”,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力争晋祠泉早日复流。 实施一批重点产业转型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农业特优发展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 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盘活城市老旧小区、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等资源资产。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 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动向开发区赋权再升级,发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效应,提升“区内事、区内办”水平,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提升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质量,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探索招商部门“三化三制”改革,整合各方招商力量,动态完善招商图谱,开展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招商。 强化要素服务保障。切实发挥项目指挥部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用好用足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有利政策,争取国家金融债券支持,着力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加快释放“三区三线”调整政策红利,保障项目用地。持续推进“两高”企业节能减排改造和腾笼换鸟,挖潜能耗环境容量。着力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服务保障高质量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