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推进“111”“1331”“136”创新工程,重组2-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2-3家省实验室,优化调整省重点实验室。推进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1+10”中试基地。实施“两个转型”科技支撑专项行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成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完成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任务,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创新柔性引才模式,充分向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主体放权,加强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努力造就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大力破除“四唯”倾向,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机制,让各类人才大展身手。 各位代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强化高质量发展科技人才支撑,让创新创造活力在三晋大地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按照“4句话32字”要求,持续实施扭亏减亏、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力争主要经营指标尽快突破“两线”。推动业务归核化,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清理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推动国有资本逐步从缺乏竞争优势的一般市场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推动治理规范化,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推动管理数智化,健全国资数智化管理平台和监测体系,从严管控省属企业表外负债、债券发行和高负债率子公司,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推动资产证券化,研究设立省属企业稳定发展基金,积极推动企业IPO上市,加大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力度。 深化财税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积极培育地方税源。推进分领域财政事权划分改革,加快界定省以下各级财政支出责任,加大财力薄弱县转移支付。坚持过紧日子,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健全财政大事要事综合协调保障机制。着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不断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