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以人民至上情怀坚决打好防疫阻击战。面对疫情持续冲击特别是九月底以来“多省输入、多点散发、多链传播、局部聚集”的严峻形势,省委科学指挥,坚决落实国家二十条、新十条,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举措,强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储备,持续提升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能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闻令而动,广大防疫人员和医护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枕戈待旦、连续作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协同配合,成功应对处置多起散发疫情冲击,打赢运城、大同、太原、忻州等地疫情阻击战,最大限度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这场长达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卫健、疾控、医疗卫生、公安、交通、农村、社区、企业等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四是以十大平台建设推动市场主体逆势增长。面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困难,一手助企纾困,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一手着眼长远,大力建设乡村e镇、文旅康养示范区、楼宇经济、流量经济等十大平台,促进市场主体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制定“1+1+8+1”政策措施体系,组建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重点举措,狠抓政策落地见效。精选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重点产业链,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确定20家“链主”企业,实施“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10条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总额预计突破3800亿元。首批建设杏花村汾酒、清徐老陈醋、定襄法兰、太谷玛钢等十大特色专业镇,配套出台扶持政策,推动专业镇做大规模、转型升级、打响品牌。全省市场主体达到397.9万户、同比增长26.1%;涉税市场主体182.1万户,增长32.1%;新登记市场主体103.8万户,增长1倍,在各种超预期因素交织叠加影响下,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活力充分迸发! 五是以改革创新强力推动中部城市群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顺应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发展大势,抢抓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的重大机遇,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完善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引领,加强协调保障,推动中部城市群五市联动机制化、协作常态化。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太忻城际列车顺利开通,太忻大道全线通车,大盂产业新城和秀容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百亿级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等产业聚链成势,“北引擎”作用日益凸显,山西融入京津冀、对接雄安新区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