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文化艺术创作,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持续推进“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擦亮20项省级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品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山西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数字文化发展。提升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水平,实施好早期中华文明重大考古项目,加强“云冈学”建设,积极发展文博、文创、文旅产业,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各位代表,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今年省政府对17项民生政策进行提标扩面、动态调整,涉及乡村医生岗位补助、居民低保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提标、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经济补助、残疾人及孤儿等困难群体救助等,预计全省新增财政支出15.87亿元。集中精力办好12件民生实事。实施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在原有补贴基础上,对电商平台销往县域外的农副产品给予每件1元的物流费用补贴,让农产品有个好销路、农民有个好收成;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实现全覆盖,让学生开心家长安心;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范围由0—6岁扩面到0—15岁,为残疾儿童照亮康复之路;免费送戏下乡演出1万场以上,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10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为紧急医疗救护争取“黄金时间”;实施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提速工程,让更多居民享受出行便利;每个县建设1所80—150个托位的示范性公办综合托育机构,着力破解“养”的难题、提升“育”的质量;推动人口20万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全覆盖,让特殊学子得到更多关爱与滋养;实施扶残助学圆梦工程,帮助更多残疾或残疾家庭大学生圆上大学梦;提高城乡低保家庭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让高龄老人安享晚年,享受美好生活;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让零工等活不再“站马路”,让就业服务更加有温度。我们就是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把党和政府更多的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如意的生活! (十二)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科学精准优化防控措施。落实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儿童、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加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和定点医院能力建设,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网作用,落实分级诊疗,建立分层分类收治机制,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加强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的管理,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面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做好省疾控中心新建搬迁、P3实验室国家验收工作。